台灣停課一週了,各位爸爸媽媽,你們還好嗎?
去年三月,我們還住在阿布達比,學校放春假,各國已傳出確診案例。我們在家投票是否要取消兩天後的埃及之旅,我一人不敵三人,接著聯絡航空公司、飯店、導遊和司機,處理退費。
開學前一天,阿聯酋政府發出停課公告,緊急改為線上課程,所有老師和家長都措手不及。
美國學校貴還是貴得有道理,在政府尚未宣佈停課時,就已經超前部署。其他學校還在手忙腳亂,叉燒和尼歐完全無縫接軌網課。
當時的我們,並不知道,這會是一場長期抗戰。
原本還覺得只是春假延長了,抱著有點新鮮好玩的心情,在IG限時動態裡,記錄了停課之後每一天的生活。我的帳號是 justnting,點進 "Corona Time" 的小圈圈(彼時尚未有國際慣用的 "Covid-19" 名稱),就可以看見我們家的停課日誌。
一開始只有學校停課,其他地方還開著,大家也並不很明確知道這個病毒的威力,我帶著孩子每天歡樂趴趴走,吃飯店自助餐、去游泳、溜冰、滑水、打保齡球。隨著時間的推進,上述活動都被禁止,我們改成在家看劇、桌遊、烘焙,小提琴和鋼琴也轉為遠距教學。
接著傻強把辦公室裡的螢幕、鍵盤、和彭博機搬回家,國際航班停飛,阿布達比實施宵禁,並關閉酋長國之間的邊界。我才意識到事情真的大條了。
一年多過去,回到紐約生活。有些店家恢復營業,有些店家永遠拉下鐵門,孩子仍然在家上網課,我回到瑜伽教室教學,而口罩已是日常。
在這個後疫情時代,我們追求的不應該是零確診,而是學會與病毒共存,目前已知最好的方法就是洗手、戴口罩、打疫苗。面對病毒,不隨便鬆懈,但也不需要恐慌。
跟大家分享一些居家避疫心得:
一,工作和休息的地方分開。
有預算的話,投資好一點的桌椅,讓自己的工作環境更加舒適。
二,換衣服。
不見得要穿得多正式,但白天一定要換掉睡覺時穿的睡衣,才不會動不動就想爬回被窩。
三,持續運動。
運動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,使人感到放鬆、愉快,避免關在家關到發瘋。如果不知道從哪裡開始,上 Youtube 用關鍵字搜尋一下,就能找到各種運動教學。
四,如果你的收入沒有因疫情而受到影響,也許可以對沒那麼幸運的朋友或附近店家伸出援手。比如說,用外帶去支持喜歡的餐廳。
紐約在疫情最嚴重時,所有健身房和瑜伽教室都關閉。人在阿布達比的我,即使有八小時的時差,也盡量把所有朋友和老師的課都上過一輪以上,用行動給他們精神上和經濟上的支持,自己也能維持運動習慣。
五,趁此機會嘗試新東西,或重拾舊興趣,但切勿因為害怕寂寞而回收舊情人。
叉燒從抽屜深處翻出魔術方塊,而我因為看了愛的迫降,生鏽的手指又回到了琴鍵上。
六,每天都要留一些時間「斷電」。
自己看書,和家人玩桌遊,都好。謝謝妹妹送的拉密,陪我們度過好多個歡樂的夜晚。
七,不需要堅持煮三餐。
吳伯毅和一鍋料理是你的好朋友,偶爾吃泡麵也不會死,而且每次煮泡麵小孩都好高興。
八,要有自己的情緒支援系統。
家人、朋友、寵物、謎片,什麼都好,現在網路發達,就算不能見面,也可以視訊聊天。
九,對孩子的課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。
朋友說他不能接受小孩一邊上網課,一邊打電動或和朋友傳簡訊。哈囉,我們當年在課堂上,不也是瘋狂傳紙條和偷看言情小說?
十,學會看到烏雲的銀邊。
傻強的工作在阿布達比,而孩子和我在紐約。因為在家工作、上網課,反而有更多時間相處,陪伴彼此。像他從一個多月前就回來,到現在還滯美不歸,啪啪啪,這是回去要被老闆send tree pay的聲音。